中考语文增加附加题总分130分,中考体育分值和选考项目增加,综合评价将成为普通高中学校的参考依据……近日,惠州市教育局公布《惠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拟从2021年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全面实施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到2024年左右基本构建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
南方日报记者 谢志清
中考8科计分总分736各科分值和占比有变化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下称“中考”)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根据意见稿,惠州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涵盖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7—9年级)规定的全部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
其中,中考录取计分科目采用“4+4”模式语文、数学、外语、 体育与健康,物理、化学、历史、道德与法治,满分718分,加入理化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后满分736分。对比2021年中考,语文由于增加了附加题,总分值提高至130分。数学分值不变,英语的卷面分不变,但权重比例下调,计入中考分值为108分。物理、化学、道德与法制等权重比例均有下降,历史计分比重则由提升,计入中考分值为80分,提高了30分。
生物、地理、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科目考试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是普通高中学校录取参考科目。根据成绩由高到低分为A、B、C、D四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按全市参考总人数为:A(25%)、B(50%)、C(20%)、D(5%)。
根据意见稿,体育与健康满分为60分,平时成绩3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3分、中考体育项目考试成绩54分。中考体育考试项目采用“1+1”方式,即1个必考项目(27分)加1个选考项目(27分)。
对比今年的中考体育项目,改革后的体育必考项目(男1000米跑、女800米跑)不变,但选考项目增加至6项,有足球绕杆射门、篮球半场来回运球上篮、100米跑、1分钟跳绳、投掷实心球、100米游泳,考生在6个项目中任选一项作为选考项目。
改革后的中考将新增物理、化学的实验操作考试。物化实操考试只考其中一科,考试形式采取二次随机抽考的模式,学生第一次从物理和化学二个学科中随机抽取一个学科作为理化实操考试的学科,第二次从抽中的学科随机抽取实操考试题目。根据惠州实际情况,2021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将以等级(合格、不合格)形式呈现,不计入录取总分。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分数纳入中考录取总分。因此,意见稿一旦实施,2024年初三学生将迎来惠州“新中考”。
综合素质评价将成高中招生录取参考依据
普通高中录取一直是家长关注的话题。数据显示,2021年惠州参加中考人数超过6.5万人,全市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含民办学校公办收费生)招生计划31071人。普高录取比例约为62.6%。对比2021年至2021年三年的数据,由于普高优质学位的增加,惠州今年普高录取率比2021年有所增加,与2021年持平。
除了备中考分数的变化,初中学生综合评价将成为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录取的参考依据也是家长的关注点。意见稿提到,惠州将继续建立健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综合素质评价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客观记录、综合反映和多元评价学生在初中三年的成长过程,通过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对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进行评价。
惠州将在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平台基础上,建立全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形成学生电子档案,依据《惠州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试行)》,进一步完善涵盖写实记录、评语评价和重要观测点计分评价的学生综合素质表现等级评价模式。
通过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在学生重要或典型活动的写实记录、收集审核的事实证明材料的基础上,结合重要观测点,在每学期末对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进行计分评价;评语评价包括学生自我陈述和教师综合性评语。毕业时综合学生初中阶段的过程性评价,最终确定学生五个方面的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并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等级呈现,等级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档。学生除“记过”以上处分外,一般不评定为D等级。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参考依据。
下一篇:今年中考和高中招生时间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