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图 沈江江
“接到好几个招生电话,还有外地的分校。”连日来,多位初三家长反映,临近中考,他们提前接到了“新专业保就业”的招生电话。谁泄露了他们的联系方式?这些招生靠谱吗?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反映 家长接到保就业的招生电话
“你家孩子马上中考了,我们这有个保就业的新专业,你们要不考虑一下?”家长陈先生称,他接到这样的电话,还以为是学校老师打来的,没想到竟是自称高职学校招生工作人员的电话,还准确说出了自家孩子的名字。
陈先生表示,对方一直向他介绍,这个新专业的就业前景有多好,还称这是学校新增的专业,和一些企业定向合作培养,毕业了就工作。因为名额有限,先报名先考虑,还一再强调以他家孩子的成绩上不了高中。
“不止我一个,听说还有其他学校家长也接到了。”陈先生说,孩子初一时在外面上过几门培训班,他看到培训群中,也有其他家长反映,接到了这类电话,都是推荐新增专业。
专业有多新?陈先生称,对方的介绍中,专业都紧跟社会热点,他们还会一套一套政策地向你介绍这类人才有多紧缺,听着都让家长有些心动。
调查 多方回应或是招生中介?
考虑到自家孩子成绩确实可能上不了高中,陈先生等家长很纳闷,对方是怎么知道自己联系方式的,又是怎么知道自家孩子的成绩现状?
“我们怀疑是培训班泄露的,可人家否认,称自己都停办学科类培训了,不可能泄露号码。”陈先生表示,培训班确实停办了,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根据多位家长提供的所谓招生工作人员提供的联系方式,记者拨打了其中多个电话,有两个可能是虚拟号码打不通,三个电话能打通。
通话中,记者以家长身份咨询,对方称自己负责招生,还建议家长说个地方,他们会把详细招生简章送过来,有意向了只要预交部分费用,就可以为孩子预留名额。
不过,根据对方所说的学校名字,记者联系了招生部门咨询,被告知目前招生还未开始,手机号码也不是他们工作人员的,怀疑是招生中介的。
提醒 不具备资格或未备案不得招生
“招生都还没开始呢,填报志愿要到二模后。”针对中考志愿,记者咨询一位毕业班老师,他表示,一般要到二模考试结束后,学生才会综合自己的成绩选择志愿,填报的也都是教育部门备案的具备招生资格的学校专业。
该老师提醒,对方一再强调新专业,若到时不具备招生资格和未经备案,家长替孩子报名了,以后学历未必被承认,建议家长还是多和学校老师沟通,严格按照备案的专业和有招生资格的学校填报,以免得不偿失。
今年高中阶段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尚未查到,记者查询往年招生工作通知发现,确实有“不具备招生资格的学校和未经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同意设立的中职异地分校、办学点一律不得招生,当年未经备案的专业也不得招生”的规定。
“号码泄露的渠道很多,各种体验课、兴趣班等,都会登记个人信息。”江苏石塔律师事务所邵佳权律师表示,很多孩子从小学到中学都参加了不少兴趣班,所谓的招生人员能准确说出孩子名字也不奇怪。
邵律师提醒,越是临近中考,家长越要冷静,不要轻信对方的宣传和保就业的噱头,应按照学校通知的进度和提供的权威资料进行填报,以免上当受骗。 记者 孟俭
警方提醒
中考诈骗了解一下,千万注意!
中考诈骗“拍了拍”你,千万小心!警察蜀黍罗列了中考常见骗局,谨防掉入陷阱!
骗局1:冒充学校招生人员
骗子伪造文件、私刻印章,建立微信群,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冒学校招生人员,谎称手中掌握学校“内部指标”等,让家长先付定金,然后迅速撤离。有的骗子自称是学校或负责招生的领导熟人、亲戚、朋友,有办法“低分高录”或争取特长加分,让中等分数或低分数考生能录取到学校的强化班等,以此实施诈骗。
骗局2:走关系,买坑位“补录”
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重点高中一开始分数线划高了,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
骗局3:冒充“老师”,发送带链接短信
骗子常会冒充学校老师给家长发送带链接短信,一旦家长没有提高警惕,点开了链接,手机就可能被链接中包含的木马病毒所感染,继而被骗子偷偷转账骗取了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