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中心城市,近日有些风吹草动的消息。
NO.1 | 壹
说起国家中心城市,很多城市向往,也着急。
向往,是因为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镇体系的核心城市,很稀缺。
着急,是因为很久没有新增获批城市了。
2021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21—2021年)》明确提出五大国家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的规划和定位;
2021年5月,成都在国务院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获批;
2021年12月,武汉和郑州在国务院批复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中获批;
2021年2月,西安在国务院批复的《关于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中获批。
也就是说,快四年没有新增获批城市了。有人说,下一个肯定在东北。这句话,其实也适合成都、武汉、郑州和西安获批之前。不过,东北的沈阳确实动了起来。
NO.2 | 贰
《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21-2035年)》公开征询意见
在没有正式获批的时候就开始就建设国中来征求意见,确属罕见。这里面除了有对东北的信心之外,也有对长春的警惕。
长春这些年的追赶速度很快,尤其是去年代管公主岭市(原由四平市代管)以后。
截至2021年11月1日,沈阳市常住人口为907.0093万人,长春常住人口为906.6906万人。
2021年,沈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571.6亿元,长春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38.03亿元。
人口与沈阳相差无几,GDP略微超出沈阳,这不仅是长春这几年追赶的结果,更有可能影响整个东北地区的格局。
当然,综合实力上沈阳依然是东北的老大。但是,长春带来的压力也不容小觑,尤其是郑州作为非副省级省会城市入选国中后,更是给了长春很大的信心。这可能是在“东北机会很大”的情况下,沈阳着急入选国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下面,我们来简单梳理一下《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21-2035年)》征询意见版的重点内容。
第一,意义
国家发展战略大局、东北地区格局、辽宁省布局和沈阳高质量发展的“小局”,都是沈阳入选国中的重要意义。
第二,优势
交通的枢纽属性、产业的基地属性、科创的技术属性和历史文化的丰富属性,都是沈阳争取国中的重要优势。
第三,定位
一个枢纽和四个中心,这些既是申请国中的优势,也会是国中带来的“礼物”。
第四,战略步骤
看了这个才知道,国家中心城市是沈阳2035年时的目标,最近的2025年目标是东北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那么这份行动纲要的意义在于对获选“国家中心城市”的信心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决心。
第五,引领沈阳现代化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以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谋划和推动沈阳振兴发展,就是要依托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提升开放合作层级,推动沈阳综合实力和城市能级迈上更高台阶,在全省、全国的大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天然分割线来了!
这份行动方案里都市圈的发展占了一定的比重,还提到了国中的定位要依托都市圈的建设。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把话题转到标题的后半段了:
下一个国中到底谁的机会更大?
NO.3 | 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