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到初三,有一年是成绩“分水岭”,掉队的学生可能影响中考
2021-06-19 17:26 来源:强子爆笑视频屋
原标题:从小学到初三,有一年是成绩“分水岭”,掉队的学生可能影响中考
根据相关了解,中考普高和职高的录取率在5:5,学生的升学问题,成为了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正常来说,学习具有“一贯性”,一个成绩好的学生,小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到了初中以后依然是“好学生”。
可现实却是,有很多小学的优等生,到了初中以后却反而掉队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从小学到初三,有一年是成绩“分水岭”,掉队的学生可能影响中考
在很多家长看来,从小学到初三,最重要的一年,应该莫过于“初三”这一年,毕竟在这一年学生需要经历中考,这次考试将直接决定学生是否能上高中。
可实际上从小学到初三,最重要的一年并不是初三,而是“初二”。
这绝对不是瞎说,很多小学的优等生都是从初二开始逐渐掉队的,最后连普高也没有考上。
初一对于学生来说,是“适应”初中生活的一年,多数学校都不会安排特别难的课程。
展开全文
小学的学霸,完全可以依靠初中的“好底子”,继续成为班级的优等生。
可初二以后,学生开始真正地开启了“初中难度”的学习,很多学科的学习深度都增加了,尤其在初二还开设了物理等学科,更让学生焦头烂额。
高强度的学习让很多学生都掉队了,这一掉队直接影响到后面初三的学习,甚至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中考成绩。
初二到底“难”在哪?可不是多了一门物理那么简单
大家都知道学习是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的,小学的学生主要考试科目只有5门,分别是数语外、品德与生活和科学。
可是进入初中以后,学生要学习的科目一下子增加了,特别是升入初二以后,学生需要新增很多科目,最让同学们头疼的物理,也正是这一年添加的。
物理是中考的拉分科目,如果学生不能在开始就跟上考试,那么后面再想追上就有些难了。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也让初二变得“难熬”起来。
那就是学生在初二进入了“倦怠期”,度过了初一一年的新鲜期之后,学生可能会在初二感到倦怠,加上这个年纪的学生纷纷进入了青春期,所以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这也是导致学生成绩下降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家长想要学生顺利进入高中,就一定要把握好学生的心态问题。
发现学生出现懈怠或其他情绪,一定要及时做好调整,以免影响到未来中考。
想要顺利度过中考,初中阶段应该做好这3点
初中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学生在顺利进入初中以后,应该注意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 为自己制定各阶段的目标
学生进入初中以后,家长应及时帮助学生制定各目标,这里的目标应该包括,中考的大目标和每一阶段的小目标。
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调整,只有制定了这样的学习规划,学生成绩才能得到稳定的提高。
· 积极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另外学生还应该积极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很多小学的学习方法,可能并不适合初中。
例如在学习时间上,学生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延长,对于各种新的知识点,也要做到及时的复习以及整理。
·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