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代表: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对此,党的二十大代表,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张桂梅充满期待。
“我特别想好好看看教育的灿烂前景,看看孩子们,不管山有多高、水有多长、路有多远,孩子们都毫无阻碍地出来读书。”张桂梅代表说,原来是想要孩子们能读到书、人人有书读,但现在她看到了更远的目标、更高的目标,即孩子们读好书,想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实现教育公平。
张桂梅代表说:“这个教育公平,我们追求了多少年。现在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教育的远景。我们也能看到山里的孩子坐在教室里,能够弹弹钢琴、跳跳舞、唱唱歌。”
“党给我们提出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张桂梅代表表示,我们全体山村老师会朝这方面去努力,也希望城里优秀的老师,优秀的大学毕业生、研究生能够走进乡村,用教育来振兴我们的乡村,促进教育公平。
“我想只要我在一天,就决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我一定竭尽全力去做到,也竭尽全力地按照报告提出的目标去努力。我们所有山里的老师、全国的老师聚力奋斗,争取早一点实现目标。”张桂梅代表说。
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代表:
科教融合推动创新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实施,体现了科教融合、创新发展的鲜明导向,必将形成系统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合力。”党的二十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说。
陈雨露代表介绍,南开大学牢记嘱托,凝聚共识,多措并举,奋力谱写各项改革和事业发展新篇章。实施“学科引领与会聚”战略,大力推动传统与新兴结合、基础与应用结合,着力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逐步形成“文理并重、医工协同、交叉融合、特色发展”的学科布局。在“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大成果”上持续发力,不断加强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断涌现、重要支撑平台智库相继揭牌、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持续聚集,服务国家科教事业发展的能力持续提升。其中,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周其林院士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未来科学大奖。哲学社会科学重镇优势持续彰显,荣获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多项。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聚焦助力,也需要高校主动担当和创新作为。”陈雨露代表表示,将发挥南开哲学社会科学重镇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制定面向2035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组织专家学者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努力为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作出新贡献。
湖南大学党委书记邓卫代表:
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
本报记者 佘惠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是我们党立足当下审时度势,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根据党的中心任务而作出的重大决定。”党的二十大代表、湖南大学党委书记邓卫表示。
“我国对科技的需求,对人才的需求,对创新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邓卫代表表示,大学既是人才培养的园地,也是人才富集的高地,更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扩散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这为高校办学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一流大学要培养一流创新人才。”邓卫代表说,湖南大学改革传统专业及学科设置,让学生尽早进入学术团队、接触实际项目、参与研究课题,具备创新创业的素质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