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重要职能。其中,国际交流合作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将扮演重要角色,发挥重要作用。
明晰高校国际化评估体系
全球化时代,一所大学的卓越程度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分析、评估。世界高校排名的三大榜单(USNEWS美国大学综合排名榜、QS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高校的国际化程度均占有很大权重。而我国为适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近年来出台了若干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文件,如《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等,可见对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视。
世界上不同学校、不同组织给出的国际化水平指标各不相同。以西南交通大学发布的国际化水平指标体系为例,一级指标包括7个方面:学生国际化、教师国际化、教学国际化、科研国际化、文化交流、国际显示度和国际化保障。结合上述7项指标,评估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的国际化现状可以发现,学院在学生国际化、教师国际化两方面取得了相当进展,但在教学国际化、科研国际化两方面较为薄弱。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的举措
针对高校国际化水平指标体系,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在国际化办学方面采取了四项举措:
一是加强外籍师生招聘与管理。学院目前开设了20个外语语种,2021年至今共聘用外教188人次。截至目前,招收来华留学生共计280人次。同时,除省政府奖学金外,设立了东盟国家奖学金。二是加强国际院校合作与交流。与境外40多所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走出去”搭建平台。积极参与省教育厅开展的“海南省高校优秀学生‘一带一路’国家高校研修项目”“国际联合培养生奖励项目”,2021-2021学年度总计出国留学研修对应外语专业336人。三是加强国际学生人才培养与合作。学院国际学生教育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学生主要就读酒店管理专业,重在培养其专业性和实践能力。注重加强国际学生的中华文化学习,开设文化体验课程、中国文化及中国时事专题讲座,同时组织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活动。此外,每年组织学生参加海南省“琼州杯”国际学生汉语与才艺大赛,与合作院校开设短期汉语交流班,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我省相关就业招聘。我院柬埔寨留学生海速新还受聘成为海南国际传播中心首批“海外传播官”,参与相关社会活动。四是加强学院相关外事制度修订和完善。2021年以来,国际交流中心加强制度建设,牵头开展了一系列外事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工作,保障国际化办学水平持续提升。
针对学院当前国际化办学现状,个人认为,在未来的国际化办学中,应明晰学院在海南国际化教育中的发展定位,并制定相关方案,落实年度规划。应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国际化专业和课程体系,对标自贸港战略定位需求,为自贸港建设提供高端优质外语人才。进一步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客观需要。尤其是外籍教师教学和提升方面,鼓励外籍教师参与学校科学研究,指导和辅助国内教师科学研究,提升科研能力;增加国内教师的出国研修机会。积极打造“留学海南”“留学海外院”品牌特色活动。
海南高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建议
结合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开展情况,针对海南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现状,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采取六项发展举措。一是加强政策和实践创新。重点围绕建立健全境外高校独立办学制度体系创新、中外合作办学审批机制创新以及“大共享+小学院”办学模式创新。结合中外合作办学的新形势,优化跨境教育合作办学模式。二是建立部省联合审批机制,完善中外合作办学宏观布局。争取建立本科以上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部省联合审批机制。在专业布局方面,充分考虑海南自贸港建设实际。在层次布局方面,进一步提高办学层次,开展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高职高专中外合作办学需明确办学定位。三是从制度上强化国际化办学意识,实施国际化办学目标管理。宜把国际化办学的考核指标纳入对高校整体工作的评估体系内,实施目标管理。四是提高机构和人员保障,同时给予一定人员编制支持。五是优先支持和鼓励国际化办学项目的建设工作。大力支持和鼓励高校在留学生或是中外合作办学方面的基础建设项目,在土地使用、财政资金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审批程序上开设绿色通道,加快各高校国际化办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六是争取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加大财政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