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原来在足球学校踢球的专业小球员回到校园,确保文化课学习后,再进行足球训练,这是我们培养全面型青少年球员的一个新举措。”中国足协原青训总监、现任辽宁沈阳城市足球俱乐部副总经理李树斌,在近日足球俱乐部与沈阳市第七十三中学培训基地揭牌仪式上,道出了此次体教融合措施的意义。
文体并进 / 保证球员文化课学习
本次合作,辽宁沈阳城市俱乐部把U13、U15两个梯队近60名队员学籍全部落户市第七十三中学,与其他学生一样接受文化课教育,在课后时间进行足球训练。李树斌说:“作为一支职业俱乐部,我们13岁以上球员是全国选拔的精英,很多都来自外省市,他们加盟辽宁沈阳城市足球俱乐部后,我们采用与足校不同的教学方式,把文化课和足球教学分别交给专业部门。文化课交给学校,足球训练由俱乐部负责,这样能够保证球员在文化和球技两方面得到均衡发展。”
为什么要让专业小球员重返校园?曾经负责全国足球青训工作的李树斌通过几十年的经验积累,意识到文化课对青少年球员的重要性。“足球学校尽管有文化课教学,但毕竟以足球训练为主,相比常规学校,文化课学习氛围有欠缺,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小球员们荒废文化课学习。其实,足球不仅仅是技战术和体能的对抗,更是意识的对抗。尤其是越到高水平的比赛,场上瞬息万变的判断需要靠灵活的头脑来支撑,所以,在青少年发展阶段,小球员们的智力开发、文化培养都需要有保证。”
除此之外,李树斌直言,未来能够成为职业球员的毕竟是少数,一旦球员未来选择上大学,那么在高考时文化课功底就显得尤为重要。
体教融合 / 职业俱乐部肩负双重任务
能够与沈阳唯一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合作,市第七十三中学期待通过体教融合,在“双减”政策下,把足球打造成校园体育的龙头项目。该校副校长王楠表示:“去年12月,辽宁沈阳城市俱乐部的几十名队员来到我们学校,10个月的时间,通过系统的文化课学习,他们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外出比赛回到学校后,老师还会专门为他们‘开小灶’,把落下的文化课补上。他们在学校训练时,出色的球技吸引了很多同学,如今,参加足球社团的学生数量大增。”
市第七十三中学不仅拥有中学部,还有小学部以及幼儿园,与辽宁沈阳城市俱乐部深度合作计划中,俱乐部每周会派出多名专业教练进入学校开展足球课。王楠表示,通过专业教练的授课,目前全校各班级都成立了足球队,下学期,学校将推出全校联赛。
李树斌表示,辽宁沈阳城市俱乐部有义务在足球的专业和普及两方面都肩负起社会责任。接下来,俱乐部将拓展合作规模,与沈阳市更多的学校合作,让俱乐部18岁以下的所有梯队球员都扎根校园,形成小学、初中、高中完整的足球教学、训练体系。一方面保证球员全面发展,打通青少年球员升学通道;另一方面通过优秀青少年球员、教练员真正进入校园,实现深度体教融合,带动沈阳市足球青训的全面发展。
内容来源 | 沈阳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