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配送费率新体系,以及未来的趋势
最近改革以后,是区分三个配送形式进行费率改革,有三个配送形式:商家自配、快送、专送,从距离、价格区间和时间三给维度来定价,明确了费率来源。
自配:之前一般都是6个点8个点,改革以后是7.4个点,保底是9毛。
快送:以三公里为界限,快送保底是3块1。距离:三公里以上,每多100米,多收5分,三公里以内就3块1的保底;价格区间是:20-30元,就每多1元就多收0.18,30元以上每多一元就多收0.18, 40元封顶(即收费加价到40截止,更高的单价不加费);时段区分:9:00-12:00,每一单多收三毛,12点到凌晨2点,每一单是多出8毛,凌晨2:00-6:00多收一元。闪购的骑手属于快送。
专送:费用略高一点,服务更好。三公里以内保底3块9,三公里以上每隔100米多收5分;价格模块:25~30元区间每多一元就多收1毛,30元以上每1元多收1毛7, 40元封顶。时段上专送与快送一致。每订单都是可以根据这套体系来进行的区分。
按照物理城市划分,每城市它的价格都会不一样。中间有单独针对校园的业务,有食堂这样大集体大餐饮的存在,食堂这个模块的提点是6.4,
整体的费率改革后,商家的成本有提高,三个维度都有贡献,测算了一下,在之前的话,比如说在重庆这边,可能更多的商家是收的16个点,按照现在套体系测算下来的话,应该是会到18个点左右,会有2~3个点的涨幅,专送到三个点。竞对的佣金率要低2-3个点。整体趋势上,在费率标准化这个模块应该会有所降低,9月份,整个费率的大模块可能有86折的折扣,把商户的费率降低,但折扣持续的时间不确定(之前类似的政策可能持续一年,并且可能针对优质商家,这次专家个人判断是普惠性质)。
配送各块占比和趋势:快送:专送≈6:4,快送占比63%左右,自配在整个配送体系中大概占百分之十几。趋势上,快送这个模块会发展的好一些,因为配送都是商家的选择,普通商家选择肯定是选择可能价格会低一点的快送,品质店会选择专送,因为专送的服务保障体系更好一点,但是优质店铺在整体店铺上面来看占比是比较小的。2选1已经不存在了。
费率透明化以后,政策端应该不会再有大的调控。
2、 外卖业务的未来增长驱动力
整体的增长来看,外卖的现行业务可以拆分成三个大的板块,第是商圈,第二个是校园,三是代理城市。从增长上来看的话,目前商圈以及代理城市很难再找到比较大的增长点。在公司内部看来,体量要增长,从三个大的板块来展开,是B端,第二个C端,第三个就是我们履约侧的服务。
B端这个模块,美团在重庆地区生活方面已经比较足了;配送这个模块主要是提服务的品质,应该有一定增长。美团一直在做对每配送的站点,不管是快送、专送,每站点都会有一些分级的奖励,平时可以接触到一星、两星的,最高的是五星,之后三星以下就面临淘汰,增加对站点的考核,服务做好,会有一定增长。
校园在配送这个板块,美团有做聚合配送,主要是针对进入高校的一些配送,这一块还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也要看实际的情况,开拓的学校数量,如果开拓的比较好,那么校园之后的增长是比较可观的。
最后是用户端,美团现在的增长来看,把更大的重心就放在用户渗透、用户优惠享受。用户体验它都是有参照值的,来源于竞争的对比。美团近两年也在比较重点的做一些什么活动对标,对活动的控这个板块也做的比较多。
对于客单价,其实美团是一直坚持不希望把客单价提高,整体上是薄利,提高单量。从近几年来看的话,商圈这边可能从之前的可能十三四,到十五六,到20。客单价涨价是基于商户它的涨价,不是平台进行硬性的管制或者管控,当然就是平台针对用户,针对商户涨价这个模块,它是有价格的涨价区间限制的。
佣金率的提高以及配送费的变化不会存在把成本转嫁到消费者。
3、 访谈专家所覆盖市场区域的客量情况
负责类似于城市(除去大悦城、--),日均2、.6万单左右
4、 乐跑的占比和趋势
乐跑就是忠诚骑手,和商户的关系不大,占比是3成到4成。
以后忠诚骑手的数量会多,公司给的奖励也会更多。在履约端,公司大力发展快送,快送板块要做壁垒的话,肯定会朝着乐跑来走。
5、 代理商收取费率变化
费率标准化后已经改了,现在是比如代理商每单的邮资是6块,平台扣取3~5毛。重庆的代理商都在区县,城市主城没有代理。
6、 补贴额度的情况